



近年來,常德市消防救援支隊立足區域實際與防滅火需求,創新構建“校消”“航消”“電消”“企消”“警消”“鄉消”六大合作體系,與1個地方高校、3個行業部門、11家事業單位簽訂合作協議,建立長效聯動機制,全域化的社會消防治理新格局已具雛形。
“校消合作”:激活創新活力
與湖南文理學院簽訂《校消合作框架協議》,圍繞消防宣傳創新、防火監督優化、滅火救援技術升級、專業人才培養四大領域深度協作構建“高校科研實力+消防實戰需求”融合體系。
學院師生團隊深挖常德地域文化,將桃花源、柳葉湖等元素與消防場景、防火常識結合,創作插畫、短視頻等作品,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傳播,累計觸達受眾超50萬人次,其中《柳葉湖消防科普插畫集》獲評全市優秀科普作品。
舉辦“消防宣傳能力提升高級研修班”,覆蓋全市120余名宣傳骨干,破解宣傳工作“內容同質化、形式固定化”難題。
聯動學院無人機研究所研發“無人機運水滅火吊桶”,攻克特殊場景滅火救援難題;開展無人機實戰教學,實現災情直觀研判高效指揮。
“航消合作”:為救援注入“空中動能”
與桃花源機場簽訂航空應急救援協議,為消防救援注入“空中動能”。
雙方明確突發災害事故應急救援航空投送保障、航空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及綜合實戰演練、應急救援人才培養、機場周邊警情聯勤處置、應急救援資源共享互補五大合作方向。
桃花源機場開辟綠色通道,保障跨區域救援人員及物資航運,參與周邊火災警情處置,支持消防救援工作。建立季度會商與聯合演練機制,2023年至2025年模擬“機場油庫起火”等演練5次;深化黨建互學,組織黨員參觀交流3次,成立“航空應急救援黨員先鋒隊”,提升協同作戰能力。
“電消合作”:構建“隱患排查—應急處置—知識普及”閉環體系
與國網常德供電公司簽訂合作框架協議,圍繞電氣火災防控構建“隱患排查—應急處置—知識普及”閉環體系。
技術團隊協作:明確組建火災原因聯合分析團隊,建立技術互助機制,定期開展培訓交流活動,提升雙方在電氣火災防控領域的專業能力。2025年聯合分析事故15起、開展培訓6次。
隱患聯合治理:針對高危及重要電力用戶,制定聯合排查方案,確保隱患早發現、早整改,聯合排查高危電力用戶380余家,整改隱患510處;重點推進交通樞紐、高層單電源小區、商圈、景區等民生保障區域的消防整治與常態化檢查,保障群眾生活安全,聯合整治交通樞紐、商圈等民生區域120余個,整改電氣隱患620余處。
安全用電監管:聚焦大型化工企業及一般工商業,強化安全用電專項檢查,規范用電操作流程,聯合檢查企業200余家,整改違規用電問題80余項,從源頭降低電氣火災風險。同時建立應急救援同步響應機制,實現雙方資源共享,提升突發事件處置效率,聯合處置電氣突發事故18起,平均處置時間縮短10分鐘,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。
“企消合作”:科技+黨建深化政企協同發展
聯動全市重點行業、企業,以“科技賦能+黨建引領”推動“業務+黨建”深度融合。
與常德昆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,建立新能源火災調查聯建實驗室,共同推動新能源火災調查研究、儲能設施消防安全、火災調查實驗室建設等項目的發展,合作打造火災科學實驗室,服務經濟社會發展。
與中國電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,雙方約定結合實際工作需求,將智慧技術融入暢通消防生命通道、“兩電”整治、人員密集場所動火作業、建筑保溫材料整治等重點工作,創新消防安全監管的智慧化、社會化手段。
設立消防知識科普彩鈴,重要節點推送消防宣傳提醒信息,群眾消防安全知識知曉率得到顯著提升。
與中石化簽訂黨建共建協議,圍繞政治理論“聯學”、品牌“聯樹”、資源“聯享”、隊伍“聯建”開展合作,每半年開展1次石化火災應急演練;共享黨建陣地與培訓資源,聯合開展主題黨日6次、專題黨課4次,打造“石油化工消防先鋒崗”特色品牌。
“警消合作”:“多元協同”織密“全域安全”防護網
通過簽約授牌、聯合培訓、聯演聯訓等舉措,構建“公安+高速交警+紅十字會”立體防護體系,實現從“基層防控”到“高速應急”的全場景覆蓋。
啟動民警消防培訓“三年計劃”,將消防培訓納入民警考核必修內容,累計培訓200余個派出所、4000余名民警(覆蓋率超95%),協同排查“九小場所”、居民自建房等區域,近三年全市派出所排查整改隱患2.8萬余處。2024年9月,聯合市紅十字會成立三方培訓基地,推動“警消合作”從“雙方聯動”升級為“三方協同”。
與省高速交管五支隊座談并達成“警消聯勤、信息共享”共識,打通指揮中心數據接口,接警后3分鐘內完成調度,2024年高速事故平均處置時間從45分鐘縮短至28分鐘;全年開展聯演聯訓12次,成功處置重大事故16起,救援成功率100%。
“鄉消合作”:構建“監管+宣傳+服務”治理體系
構建“監管+宣傳+服務”三位一體鄉村消防安全治理體系,打通鄉村消防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委托執法強監管:與全市164個鄉鎮(街道)簽訂委托執法協議,明確消防專干“隱患排查、指導自查、宣傳普及”職責;各大隊下沉指導,如桃源大隊協助陬市鎮熟悉執法流程,確保委托執法“接得住、管得好”,近兩年來,排查鄉村隱患8000余處,指導村民自查1.2萬余處。
特色宣傳廣覆蓋:組建臨澧“小紅帽”、石門“小背簍”等15支宣傳隊,借力“三下鄉”活動開展宣傳180余場;搭乘文化惠民演出車、聯合景區開展培訓,將消防知識融入文藝活動;編排《常德絲弦唱消防》非遺節目,展演150場次,相關視頻播放量超900萬次,榮獲《中國消防》雜志好新聞獎。
靶向服務解難題:推出的“村村響”方言廣播,覆蓋所有村鎮;組織“敲門行動”入戶12000余家,排查隱患5400余處;開展“村村響”廣播語音PK大賽,在常德消防視頻號開辟“鄉音話消防”專欄,播放量超130萬次,讓消防知識“接地氣、入人心”。
2023至2025年,常德“六個合作”模式通過多元協同,實現消防資源優化配置、救援能力全面提升、服務范圍全域覆蓋,全市應急聯動救援平均響應效率提高20%,同比火災起數連續兩年下降9%以上,常德市消防救援支隊獲評全國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先進支隊,被國家消防救援局評為“全國消防救援隊伍執勤訓練工作成績突出先進支隊,榮獲省直機關工委“五一勞動獎章”,全市優化營商環境中央、省駐常單位類第一名。
責編:周家莊
來源:常德市消防救援支隊